给孔子的一封信
给孔子的一封信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孔子的一封信1敬爱的孔爷爷;
您好
或许您并不认识我,但是我很尊重您。其实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一直深受您的教导的女孩。儿时,经常听长辈们骄傲的谈论您,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九岁那年,我再一次偶然中看到了[论语],从此,我便于您形影不离。
小学,只是对您有了星点的认识,但是我仍然觉得您很伟大,可是我并会抽出一点点的时间来看[论语],现在我惭愧不已。
一直到了初一,我从语文课本中对你有了深入的理解,我认为您是一位目光远大,有理想有抱负的伟大人物,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明白要谦虚,无论自己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权力,多响亮的名字,都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我不要死读书,既要思考,还要学习,两者却一不可,如果只是一味的思考,那么学习就没有了意义,如果只是一味的学习,那么脑袋就不会运转,就会变得迟钝,也不会学好。您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要善于观察,要不断地从他人身上找优点,从而完善我们身上的缺点,如果发现他人身上的缺点,也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如果后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缺点,要改掉缺点。如果没有,也要加警自己的一言一行。您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要诚实,在学习方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如果不知道装作知道,就是不诚实,也是愚钝的做法。
到了初二,我在语文课本中知道了您的理想社会,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虽然至今还没有实现,但是现在,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了茅草衣物,而是换上了五彩缤纷的各种各样的衣服;没有了粗茶淡饭,而是香喷喷的大米饭和白花花的面粉;没有了破烂不堪的茅草屋,二十一栋栋直插云天的高楼大厦。没有了马车,而是现代的小汽车。现在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家家都有了小汽车,互联网更是遍布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了,而且每个人都会为世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现在的学生们都在楼里读书,新建的宿舍、食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学生更爱学习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多了,也可谓是大同社会了。虽然一切的一切都变了,但人们善良的心却没变,世界也和平多了。
现在的变化太大太大了,如果您有时间,请乘着时间隧道,带着您的那些德高望重的徒弟,来看看当今的世界,我们手挽手,游览着各处名胜古迹,保证让你流连往返。
祝您
身体健康
写信人:
日期:
给孔子的一封信2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中学生,虽然我们相隔之如同银河般遥远而漫长的时间距离,但是我对您的敬意不会消减。《论语》就好像是时空的纽带,向您送去我最崇高的敬意,《论语》就宛如那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照亮着人生的道路。
在懵懂无知的金色童年里,《论语》谆谆告诫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朝气蓬勃的豆蔻年华中,《论语》循循善诱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光荏苒,当锦瑟年华来临时,《论语》再三劝告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回首往事,在我成长中,《论语》仿若一对隐形的翅膀,带我去翱翔知识的天空;又恰似一叶坚固的小帆,带我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它那句句哲理早已在我心中潜移默化。
尊敬的孔子先生,在这生活节奏快的时代,专家不计其数,而他们那些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正渐渐埋没您的真理哲言,算然现在的学生正接受着您儒家思想的洗涤,但在课余生话中,他们爱不释手的永远是那些低俗的漫画和描述着风花雪月的爱情小说。即使他们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但也只是停留在嘴上,并没有真正的去实践,去思考内涵。他们那浮光掠影般的学习,就如欣赏一朵花,只看光鲜美丽的外表,并没有深入了解它为什么如此美丽,那么他们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无法理解哲理的深刻含义。
然而,阻碍儒家思想推广的不仅仅是上述的,还有许多来自各处的批评与不理解。网络、电视上许多人都说您的《论语》毫无用处,在疯长的房价和微薄的工资前,仅仅只是一纸空文,对其的内容更是不以为然。可是他又是否明白真理对人类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即使你拥有着巨额支票。知识还是买不来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即使我身居陋室,但是从内散发出来的墨香与气质,也能把陋室点缀得“陋室不陋”。我始终相信,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不是金钱。
尊敬的孔子先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定会弘扬您的儒家思想,传播儒家思想。让其传遍海内外,为其再续辉煌!
此致
敬礼
您的后人:李谷
20xx年5月15日星期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3尊敬的孔子老爷爷:
您好!我怀着一种敬仰之心,倾诉之情向您诉说。
孔子爷爷,通过爸爸的书柜,我认识了您,有《尚书礼记》,蔡志忠的漫画《孔子说》、《中庸》、《论语》……,尽管我没有读完过一本书,更没有完全读懂里面的许多东西,但也了解到许多。
我从小就受各种艺术的熏陶,我喜欢弹琴、跳舞、绘画等,当然更少不了古文、诗词。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阳光雨露,享受着改革开放时代,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
时光匆匆,我进入了中学的大门,过去快乐的时光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天可谓“早出晚归”,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直奔学校,途中还得捧着语文英语书复习,不复习不行啊,到了学校就是语文听写过关、默写过关,英语默写过关……再这样下去都快成“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了!
孔子爷爷,虽然早晨上学途中是利用起来了,但我的眼睛的近视度数也是被“利用”起来了——小学三年级眼睛度数100度,四年后的今天——400度没商量。同学们大多数是“博士”,戴着眼镜,少则200度,多则600度。全国不知有多少学生近视,多少人戴上那框框。
孔子爷爷,您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我们能不厌烦吗?上学五天已累得要散架了,周末许多同学还得上各种补习班。
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小学生有八成睡眠不足,长此以往,我们羸弱的身躯何以堪当社会的重任?
同学们必须如此用功,在社会眼中,学校眼中,分数比什么都重要,考不到高分,就不是好学生。大家怎么可能“温故而知新”?更别说“可以为师矣”了。
< ……此处隐藏9709个字……开辟了您的子孙后代的光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老先生,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此致
敬礼!
给孔子的一封信13亲爱的孔子,
您好!
我是一名学生,久闻人们对你的赞颂,我很佩服,尊敬你,即使没有见过你,与您交谈过,您虽然生活在古代,但您的思想却远远超过了我们,您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令人仰慕。
我很喜欢您写的《论语》,虽然每句话才短短几字,但却能把生活及人生中的种种现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准确无误,尤其是下面几句,更使我感悟最深,受益终身。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啊!做人就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只有自己真正的懂了,明白了,才算是真的知道了,不懂就是不懂,懂了就是懂了,我们不用刻意去伪装什么,更不用去理会别人的做法,俗话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我读完《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更使我对你敬佩有加,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你面对两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也那么诚实,勇于说出自己的不足,可见你是多么的诚实,质朴,你实事求是的精神,早已成为我们前进中的一盏明灯,希望。我也正是缺少你这种诚实,质朴的精神,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可以看出你那颗无暇的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今天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着重大教育意义。我们一定会学习您的高尚品质,因为这句话使我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老师,要学会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在我的眼里,您已经是一个伟人了,因为您拥有渊博的知识,拥有大无畏的精神,拥有我们此时缺少的真心,“真面目”
......
您知道吗?我们因为你的贡献,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们对你的恭敬,都把你看作自己的偶像,师傅,效仿的对象,觉得随口说出您的名言,也是一种光荣,一种文化的表现。
您生活在那个时代真是可惜啊!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好。如果有机会,您也要教教我们您的思想,希望您的知识可以传下去,让我们都变成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让我们都成为书香子弟,把您的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一代相传下去。现在你是我们中国的一大财富。因为以你的智慧,一定将会把中国,整个世界都打造成一个更加美丽,和谐的大家庭。那时的世界,肯定将不会再有战争,硝烟。
哦,忘了告诉你,你可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最具有威信的人。您的话就相当于“圣旨”。没有人可以违抗,没有人可以不尊。
此致
敬礼!
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14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温、良、恭、俭、让”,前四个字让我心悦诚服,但“让”字让却不敢恭维。老子又作了一个与您如出一辙的论断:“我恒有三宝:一为勤,二为俭,三为不敢争天下先。”是吗?
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行中庸一点,做事要视环境决定做人的标准,不能拘泥固执,该争的时候就争,该不让的时候就不要让,该表现的时候就得努力表现自己,扞卫自己。
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不让”且要“争”。先生有所不知,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而不像你当年国泰民安,无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人民道德,都可谓瞬息万变。地方性的区位联系,国家之间的合作、互利,国际互联网等迅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试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安稳地依着祖宗的家产,对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果断的“让”字,不参与,争取经济合作,不和别国在竞争中取得发展,那么历史又将推向何处呢?
孔子先生,您也许不知道,中华民族在19世纪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一份份不平等条约摆在清政府面前,他们可是您的好子孙,“让”、“让”、“让”……于是在一片“让”声当中您的家当被典当一空,至今还有许多文物还在列强的博物馆中呀!然而,您的子孙们又准备闭上眼睛休息了。
生灵涂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让”出来的。
还有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事要禀告先生您。1948年,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1997年,香港在邓小平的据理力争下回归了祖国怀抱。二年后,澳门又回归祖国。静心闻着紫荆花和荷花的香味时,我明白了要靠努力争取国家强大的真谛。
看着香港澳门上空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想起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我正确路线,综合国力不断升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们还能恪守您的一个“让”字吗?先生您说呢?请先生明察。
祝先生
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给孔子的一封信15尊敬的孔子先生:
你好!对于您的事迹,我早有耳闻。您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古文献整理家——曾经修订《诗》《书》《礼》《乐》,为《周易》作序,创作了《春秋》。那鸿篇巨制——《论语》也是根据您的言行语录而创作的,记载的都是您的思想精华,每一句都是智慧的结晶,怪不得不少老外都喜欢看呢。
您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创建了曾在封建社会中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这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您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
您的的确确是一个世界的文化名人,您的思想也让人折服。但是,您却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您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这一点老子也跟您说过,但不知您听没听进去,可从您后来的行动中我发现,您依然还有这些缺点,直到大概公元前509年左右,从您的大部分言行中,才发现不了这个缺点。不过您在我们眼中,依然是一个圣人。毕竟人无完人,您的这个缺点,反而使您更加和蔼可亲。您除此之外,在历史文献中,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并且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点。总而言之,您几乎是一个圣人,也怪不得人们把您与孟子并称“孔孟”,把您称为“文圣”此致,敬礼!祝您能够在古代充分发挥您的智慧与才能,为我们,为世人,留下更丰富的精神遗产。
20xx年5月2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