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郑义门》有感
观《郑义门》有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郑义门》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郑义门》有感1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他们以家规、家训为尺,注重自己的品行与言辞,做了后人争相学习的榜样。
郑氏家规中,“孝”字显得格外重要,“百善孝为先”,“孝”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美德,在家中,“孝”更是父母长辈一直反复强调的“家训”。
孝在我心中,仿佛是一根长了倒刺的鞭子,时刻鞭策着我做人应有的基本礼貌,我不敢去触碰它,更不敢弹劾它在家人心中的地位。那一次,正是一年中最后一天,更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有事出去了,但忙活一天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面对一桌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我们止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最小的妹妹最先表示抗议,“妈妈,我饿了,可以先吃吗?”她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肉嘟嘟的脸上那双黑宝石般的眼眸蓄满了泪水,摸了摸肚子央求道。
“不行!你没看到奶奶还没来吗?奶奶是长辈,她还没有来吃饭,我们是不能先吃的!”妈妈有些生气。我知道,奶奶不来,妈妈是不会让我们动筷子的,但是,我知道她是在座所有人中最饥饿的。早上六点开始,妈妈就开始忙活,一直到现在,她比我们更加饿更累,但她却一直没有吃一口食物,直到奶奶回来。
在饥饿万分的情况下,母亲用“孝”字鞭策自己,克制自己的饥饿,做到”孝”的基本礼仪。这更加深了我对它的印象,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不知道以后我是否会比母亲做得更好,但我会努力做到它的基本事宜。孝的礼仪,便在我的心中永存。
观《郑义门》有感2
《郑义门》这个动画片对我的感触很深,它告诉我了一些对我现在乃至以后都很有用的道理。比如——"以法齐家"!
在这里面它又让我知道了河防如同治家,水急而堤高。那些家法、家规固然好,但将礼教深入人心才是长久之计。
治国之要,在乎民风;民风之本,在乎家风;换方之,家、国同构忠孝于一理。
还让我知道了贤惠的本义,妇的贤惠,何为贤惠?孝顺公婆,恭敬丈夫,慈爱子女,善待妯娌。何为不贤,举止轻浮,妒忌他人,恃强凌弱,拨弄事非。
不仅如此,还让我明白了治家靠的是什么。治家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
如果奉行申韩之学,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那古人说的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人民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人们自暴自弃,甚至上歧途的。
更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圣人之法的关键在于修身二字。知律者能够保其荣耀,不自律者灾祸就不远了。为什么要成立家规呢?因为家业之成,难以升开。要想家业成,必须俭以持家。而农夫就起到了约束人心,进德修业的作用。而且国之根本就在于家!古人说"家风正,则民风正。家齐,而后国治。"而家风不正,就在于子女后代不懂规矩,不懂做人、做事的规矩,不能自律。所以说一个家里有一条好的家规,对这个家的子孙后代们会有一个很好的作用。
古人崇尚植物。因为他们认为一些植物的精神可以教他们怎么做人。比如兰草,一些人崇尚兰草这种"夕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这样自强不息、孤芳自赏的精神。还有荷花,一些人用荷花这种初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精神来勉励自己。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其他人坏而自己变坏,要初出淤泥而不染。
古人还敬仰孝。认为百善孝为先,觉得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那他就不佩称之为人。告诉后人做子女的要把孝用行动表示出来,不要挂在嘴边。
古人用"知耻近乎勇"这种方法教育后人。告诉他们,你犯了错,不可怕!只要敢于承认错误,就还是好孩子!
总之,《江南第一家》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和待人接物的道理。我要把《江南第一家》里的内容古为今用,用来告诉自己每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去办。
文档为doc格式